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的盐湖金属镁装置。
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的脱水单元。
青海首个“揭榜挂帅”项目专题会。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21年4月份开始,山东天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天力)的总工程师吴静和她的团队每月要在山东和青海省格尔木市之间往返一两次。每次从山东出发,历经8小时后,她出现在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盐湖镁业)车间里,与生产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以及忙着收集生产运行的各种数据。
这样的奔波已持续了八个多月,让她与青海企业结缘的,正是2021年4月19日,青海盐湖镁资源的“揭榜挂帅”项目。青海省科技厅联合青海汇信资产管理公司以专项资金的激励方式,借用全社会的“最强”大脑解决发展难题。“揭榜挂帅”制,旨在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攻关,最大程度调动社会各界智力潜能,以最快速度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当下,青海正在以“揭榜挂帅”吸引更多“帅才”,通过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三端”协同发力,打破引才的时间关、地域关、边界关,帮助青海攻克技术难题,为创新发展注入生机活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力量。
需求方:亟需氯化镁
脱水核心技术的新出口
青海,是我国盐湖分布的最大“富矿”,丰富的钾、镁、锂等盐类资源潜在经济价值巨大。而攻克氯化镁脱水核心技术,是一项世界性难题。
据了解,10万吨电解金属镁装置于2016年开始试车,目前,卤水精制、电解、铸造三个单元可实现稳定运行,氯化镁脱水单元未能实现稳定,严重制约盐湖金属镁装置的稳定运行和达标达产,继而严重影响了金属镁一体化项目进程。企业对接了很多行业的技术专家和科研机构,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卡脖子”技术,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研发室副主任杨晓东告诉记者,他们深切感受到解决关键技术的紧迫性。
镁资源是察尔汗盐湖的优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3%以上,主要以氯化镁形式存在。作为氯化钾生产排放的副产物,每年的排放数千万吨。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盐湖镁资源一直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并且还成为了制约盐湖其他资源开发的“镁害”。
2021年4月,青海省科技厅充分征询国内专家意见,经青海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将《盐湖老卤制备无水氯化镁关键技术》作为青海省“揭榜挂帅”的首个项目,重点攻关解决盐湖卤水原料适应性研究及精制等内容,优化水氯镁石脱水装置生产示范线,实现达标达产稳定运行。
2021年4月19日,青海盐湖镁资源“揭榜挂帅”项目以青海省科技厅联合青海汇信资产管理公司共同为发榜单位,面向全国公开“发榜”广招贤能。
“英雄帖”发出立竿见影,经过数十次的对接,2021年山东天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青海省首个“揭榜挂帅”项目揭榜单位。经过八个多月的时间,氯化镁脱水生成线技术问题得到有效分析,技术优化整改方案已经通过审核,企业已开始组织实施相关方案。
“‘揭榜挂帅'引进的企业,兼具产业匹配性和技术前沿性,谁有本事让谁上,谁有技术让谁获益,让企业更快找到了攻克难题的‘出口'。”省科技厅规划与资源配置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供给方:切中生产技术“要害”
推动产业大突破
山东天力敢接“英雄帖”,来自他们对自身拥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底气”。
淬炼三十载,这家企业集聚了众多的科研资源,也塑造了其与众不同的独特品质。
据了解,这是一家集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装备制造为一体的干燥技术有限公司,隶属于山东省科学院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他们以节能干燥工程技术为核心,以节能环保为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开展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核心装备制造、工程实施。
“我们了解到,氯化镁脱水工艺是青海盐湖镁业电解金属镁装置的主要问题症结所在,是制约整个装置联动运行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我们将重点攻关高海拔环境下的氯化镁脱水技术,解决格尔木气候、海拔以及原料来源等因素对氯化镁脱水技术产生的影响,重点研究一段脱水造粒轨迹控制、二段脱水工艺设备流场控制、三段氯化氢气体保护下脱水技术等内容,优化水氯镁石脱水装置生产示范线,以此实现达标达产稳定运行。”吴静说。
Copyright © 2021 《盐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